找到相关内容37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唯愿佛法度众生

    甚厚,如果说佛法是宝玉,可惜这块宝玉常常被弄得面目全非,使人敬而远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缘,佛教界掺入了一些糟粕,寺院里有高僧大德,也有不懂佛法的出家人,有修行浅薄的出家人。极少数人的不如法行为...苦与累的解脱,他舍弃王位,汲取吠陀文明和婆罗门教的精华,去其糟粕,并以艰难的实践体验和深入的哲学思考,创立了伟大的佛教学说,为人类指出了一条解脱苦厄、走向光明的智慧之路。伟大佛陀成佛之时就讲过,奇哉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3240937.html
  • 不可忽视民间信仰问题

    必须看到,历代封建王朝册封了大量民间信仰的神 以训导百姓,旨在维护和巩固其政权服务。他们宣扬的封建道德和迷信思想,自然会包含不少精神糟粕。在当前,许多地方民间信仰盛行的情况下,这种精神糟粕又得以在新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41556361.html
  • 从中国佛教的兴衰论论太虚大师佛教革命的意趣

    ,佛教在经历数千年传承后,受本土固有文化影响,地方风俗感染,亦难免陈腐糟粕充塞其中。再加上译解不同,领暑差异。外道邪教理论亦掺杂其中,佛教已是五花八门,令学者信者真伪难辨,莫衷一是。教理革命,旨在却弊扬正,将教内陈腐糟粕,邪知邪见一并铲除,恢复如来本地风光。将新的佛教论理,通过种种方式,灌输到社会各阶层,俾学者信者真正达到现前身心受益,未来得到解脱,令佛教呈现出一个崭新面目,以示世人,清洗佛教所...

    悲 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4064121.html
  • 天魔最希望我们对僧众“除魔”

    不分别爱恶取舍、悲智本具的本来我”恢复;而世间法有为法糟粕是用有所得的心“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

    佚名

    说僧过|口业|降魔|防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2264713603.html
  • 看戏观心——网路也是选佛场

    上来观察网络上都是网名,马甲可以天天换,使人不知所从有人可以用二个面孔、二种方式与别人交流,使人真假莫辩网上的资料精华与糟粕具存,使初学之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实地的言行在网上可能就变化,如在实地中可出...

    玄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247803.html
  • 马列主义的佛教观研究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佛教思想也不例外,正如毛泽东主张的“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其意义在于区分佛教的精华和糟粕,使精华部分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①因此,我们需要用马克思...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正统的大乘佛法思想是唯物主义的。  所谓“糟粕”,是指佛法传到中国后,由于种种的原因,它的一些思想受到了扭曲,其中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为了能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

    余 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3556464.html
  • 坚持素食原则 不忘契理契机

    特殊背景下不宜素食,二是因为素食作为一种宗教信仰行为向孩子们推行也违背了不向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传播宗教的法规。   第十,素食是汉传佛教的优良传统,不是糟粕,应该在提升内涵、应机方便、注重实效等原则下...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0868140.html
  • 《佛经故事》序

    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书中选的故事有精华,是为主,也有糟粕,是为辅。从思想性来说,更要一分为二。其中有进步的东西,也有一些落后的成分,这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只能本着外为中用、古为今用的精神,取其积极的...

    季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5480131.html
  • 历史娱乐的底线在哪里?

    mdash;遵循历史的客观规律性,抓住历史发展的主流,着重揭示历史的本质。第二,要写出历史自身的精神。历史自身的复杂性使得对它的认识颇为困难。北宋诗人王安石有诗曰: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在历史的...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09361683086.html
  • “不立文字”并非轻视文字般若

    对于佛经的内容和思想,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代科学的最高发展领域对佛陀的超前智慧奏出一曲曲美妙的赞歌,我们“三宝”弟子更是体会到佛经作为智慧的载体,其中的绝大部分...

    刘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3285614.html